找到相关内容9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法华玄义》所引重要经论看智顗的思想结构

    实际的修行体证,毋使止于见闻知解而已。  就上述的分析与现代学术研究方法作比,“七番共解”其实包含了学术研究的一般性方法,但又有过之之处,即智顗的方法,包含了“观心”作为实践与印证之方法。  相对于七番...如来应化身之分别而立说,不过智顗运用二者之时,并不完全严格遵守这种区分,甚至是权实迹本本并称。  但智顗对“莲华”二字的诠释,更重要的乃表现在对“譬喻”本身的反省︰一切经教本质上皆为譬喻,且任何一种譬喻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446642.html
  • 关于三观

    超越空与假名的中道,这便有空观、假观和中观;而对应于这三个面相,智慧也发展出层次或功能不同的三种。  智顗的三观思想,盛发于后期。不过,在他的前期著作中,有很多处已表现三观思想的痕迹。像我们在上面阐述...其中说“分别一切法,不着一切法,成就一切法,不染一切法”,便有中道的意思。其他还有很多说法,都可说与三观思想有密切关联。不过,这个问题非常复杂,需要仔细探讨。  关于智顗在前期的三观思想,佐藤哲英在其《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4981702.html
  • 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

    如所周知,天台宗智者大师或智顗的学术思想分两个时期。第一个时期以弘扬《大智度论》为主;第二个时期则以弘扬《法华经》、《涅槃经》与《维摩经》为主。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的天台三大部——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摩诃止观》——便是成立于第二时期的前一阶段。这三部钜著虽然是环绕着《法华经》而阐扬开来,但它们讨论的题裁,实在非常广泛。其中一个重要的题栽,便是心的问题。在这三大部中,我们大抵可以看到智顗自己...

    曾其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4981703.html
  • “止观相即”的两种方式

      内容提要 止与观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禅法,智顗以毕生精力宣扬“摩诃止观”,提出了“止观相即”的原则。本文进而揭示“圆融相即”与“互具相即”的两种不同的方式,分别体现在智顗“三谛圆融”与“一念三千”的思想里。这种思想框架,同时也表明了智顗想用般若性空学...

    李四龙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0941801.html
  • 试论智顗「观心释」的诠释学意涵

    试论智顗「观心释」的诠释学意涵  郭朝顺  华梵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 2002/3/3  提要  在天台智顗的著作中,观心常被视为实践法门来看待,然而若以天台三大部为例,《法华玄义》与《法华文句》...门的三重含义  关于智顗的「观心」之探讨,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《摩诃止观》「一念三千」的说法︰  三千在一念心,若无心而已,介尔有心,即具三千。亦不言一心在前,一切法在后,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心在后。…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3560677.html
  • 试论智顗“观心释”的诠释学意涵

    试论智顗“观心释”的诠释学意涵  郭朝顺  华梵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 2002/3/3  提要  在天台智顗的著作中,观心常被视为实践法门来看待,然而若以天台三大部为例,《法华玄义》与《法华文句》...门的三重含义  关于智顗的“观心”之探讨,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《摩诃止观》“一念三千”的说法︰  三千在一念心,若无心而已,介尔有心,即具三千。亦不言一心在前,一切法在后,亦不言一切法在前,一心在后。…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261876.html
  • 止观概述

    止观概述  内容提要 止与观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禅法,智顗以毕生精力宣扬“摩诃止观”,提出了“止观相即”的原则。本文进而揭示“圆融相即”与“互具相即”的两种不同的方式,分别体现在智顗“三谛圆融”与“一念三千”的思想里。这种思想框架,同时也表明了智顗想用般若性空学消化当时初传的唯识学,从而使他的思想达到了时代的顶峰。   关键字 止观相即 圆融相即 互具相即 智顗   在小乘佛教里,止观指两种具体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050397.html
  • 论吴汝钧《天台佛学与早期中观》所论的中观学及佛性取向的诠释

    Swanson 的著名的《天台哲学的基础》一书前后比美,推进西方对天台学的理解。吴书在厘清 (1) 智顗天台学与龙树中观学的关系,及 (2) 阐述智顗天台学的中道佛性的理论内涵上的成绩,又多有胜出许多其他...了吴书在其序中揭示于全书之前的宗旨,吴氏说:“我认为藉由对智顗和龙树在某些主题的比较研究,可以看出智顗承于中论之处,并看出两者的差异,藉以厘清智顗体系的独特性”2,此书分析的细腻、论证的清晰与诠释规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854477.html
  • 国清寺:千年的古老修行之地

    庄严的红色寺门,檐下的横匾上赫然是红底金字的“国清讲寺”。   天台山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建有佛寺,支遁、昙光、竺昙猷等历代高僧都曾来此居住过,但真正开山创宗的却是南朝时期的智顗法师。相传,陈宣宗太建七年(575年),智顗带慧辩等二十余门徒到天台,遍植松柏、结茅成庵,数年之间,规模扩展竟成街衢。陈宣宗对智顗礼敬有加,不仅在天台山上为其敕建寺院“修禅寺”、并“割始丰具(即今台县)调(赋税)以充众费,蠲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3796553.html
  • 从“法性即无明”到“性恶”

    屡屡出现在隋朝天台宗大师 - 智  顗的《摩诃止观》 ( 卷 3- 上 ) 等作品当中。 ( 注 4) 因  此, 先来考察智顗对于“法性”和“无明”的了解,显然是  首要之务。   智顗的活动年代-... ( 妙 ) 法 ( 莲 ) 华经  》。 作为一代大师,智顗活跃在这样的时代,一者必然受到  时代风尚的影响,染有浓厚的时代思潮之色彩; 二者必然思  索如何融贯、 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 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0245467.html